“有华人的地方,就有TA的歌。”
这是一句赞誉颇高的评价
能配得上这句话的歌手并不多
陈慧娴属于其中之一
和她的歌一样,她的人生经历每每被人提起
都是如此地耐人寻味
她几度离开,又几度回归
她去录歌只为了见偶像
一唱成名
相识是偶然,无奈爱心倾刻变,你在我又或是我,在你内心曾许下诺言
1
陈慧娴出道时的光环耀眼夺人,活脱脱的天赋型歌手,自带韵味。
她在念中学时就发现了自己在音乐上的天赋。1984年,19岁的陈慧娴与其他两位年轻女孩共同录制发行了合辑《少女杂志》。
陈慧娴说,那时去录歌最主要是为了见一见偶像陈百强,却没想到以合辑中的一首《逝去的承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陈慧娴的出彩,也一度让宝丽金迅速嗅到了她的潜力所在,趁势签下了她并挂牌出道。
第二年,当时为她们筹划专辑的音乐制作人安格斯又如法炮制地再创作了一首《玻璃窗的爱》,收录在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专辑《故事的感觉》中。
从学生妹成长为当红歌手。陈慧娴坐上了最有前途新人的宝座。
主打少女情怀,集甜美与柔和于一体,清澈懵懂,尽是一身未曾褪去的学生气。
这是歌坛或缺的。比之邓丽君的甜美,陈慧娴的少女感正是大众那时所追捧的,也一度让陈慧娴尝到人气飙升的快感。
85年9月推出同名专辑《陈慧娴》,收录了大热金曲《花店》,销量达白金。
而当时正值“disco”盛行,她又按照公司的安排,化身跳舞女王,推出了劲歌热舞的快歌专辑《反叛》。
主打歌《跳舞街》一度成为了当时迪厅的必播曲目,律动十足,陈慧娴的适时转型相当成功。
她不仅唱好了抒情慢歌,也娴熟掌握了快歌的节奏感和律动。风头渐盛的陈慧娴,一时难逢对手,叱咤当时的香港乐坛。
遭遇人生滑铁卢
凭借《傻女》绝地反击
2
重饰演某段美丽故事主人,饰演你旧年共寻梦的恋人
香港流行乐坛一向是多变的,到了第二年,陈慧娴又依样画葫芦地走了一次时尚潮流的快歌路线,推出大碟《变变变》。
但这次,遇到了第一次滑铁卢。
专辑口碑反响平平,停滞在了一白金(5万张销量),连上张专辑的三分之一都没达到。
起点太高,反倒使得失败压力剧增。陈慧娴感到了短暂的失望,萌生退意。陈慧娴的演艺生涯,在八七年的冬天抵达了第一个低谷。
她萌生了出国读书的念头。
因此哪怕1988年回归抒情路线的陈慧娴再次唱起得心应手的情歌,凭借《傻女》完成了绝地反击,她也早已经心不在焉了。
要知道,《傻女》一曲在陈慧娴绝望频临之际一扫之前的所有阴霾,红遍大江南北。
《娴情》这张专辑更是重塑了陈慧娴“纯情少女”的新形象。
高居不下的传唱度,节节高升的专辑销量,再度给陈慧娴带来了无数荣光,她因此重回天后宝座。
可是,天后于她又如何?
世事与她所想的相违背,歌坛的名利她又早就收获,而艰难困阻也相继遇到了,她又为何要留恋在这里去努力探求呢?
陈慧娴心里大抵有了一个结果:
既已到达高峰,何必长久停留。
她索性就此抛却了最大好的形势,毅然决定要走。
同年10月1日,推出被网友评定为“陈慧娴最经典专辑之一”的《秋色》。
同名主打《秋色》预示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寂孤苦,《人生何处不相逢》又大有离离惜别之意。
告别大碟《永远是你的朋友》和告别演唱会“几时再见演唱会”,吹响了她临别前的的最后号角。
一首《千千阙歌》,与《夕阳之歌》类似的情愫,无不是盛满了伤怀。
这一次离别,不知归期。
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陈慧娴望向窗外这远去的繁华迷离,若有所思……
之后的几年,谁都不曾预料之后会有这么多的瞬息万变。
她的经典不可复制
归来吧
谁在黄金海岸,谁在烽烟彼岸
3
陈慧娴这一走就是五年。
92年中途被宝丽金临时拉回,小休复出,在暑假完成了专辑《归来吧》的录制工作。
这张堪称陈慧娴最好的专辑,有诸如《飘雪》《红茶馆》这样的大hit歌曲推出,风靡一时,拿下三百金销量。
那个时候,同为竞争对手的华星也做过类似的复制。比如在郑秀文出道之初,就意欲打造她为另一个陈慧娴,把她包装成了淑女人设,并实施到专辑制作中。
但陈慧娴,又岂是可以复制的呢?
陈慧娴虽然离开了乐坛一段时间,但宝丽金的诚意和歌坛成绩都摆在那里,似乎一切未变。
而每每想到粉丝切切的等待,她也萌生了回归的意图。
哪怕当年她走的时候,咬定了牙尖“说走就走”,可离开终究只是一时狠话。心态和各方面的变化,让她终于改变了初衷,选择在毕业后回归。
她还要回去!她还想唱歌!为自己,为歌迷,为爱!
1995年,陈慧娴方才正式回归乐坛。
但陈慧娴的复出之路并不顺畅,几进几出。她感受到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又因为情感纠纷和外界的各种流言蜚语,陈慧娴在2000年左右一度患上了焦虑症。
于是她再次选择了隐退,并回到美国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
后来陈慧娴又回归乐坛,并决意不再离开了。
音乐对于如今功成名就的陈慧娴,就是为了内心和满足。
往后的日子,她唱的歌和说的故事,都是为了缅怀和铭记,都是为了所有的爱与被爱。
当年的很多歌迷都已变了模样,而陈慧娴的嗓音依旧如天籁般动人,带着听者回到曾经的那些美好岁月。
这大概也是陈慧娴的初衷,是她再次出发的价值。